互聯網巨頭為何爭相殺入物聯網
                    
                         2021-01-28
2021-01-28                    
                    
                         
                    
                    
                         歐米智能
歐米智能                    
                    
                
當你談論物聯網的時候,你會談論什么呢?
圖片來自網絡
物聯網作為下一個被公認的時代標志,一直是巨頭廠商的必爭之地,每年各大科技巨頭、互聯網巨頭、家電巨頭都會對這個領域進行戰略調整,業務部署,這也自然成為每年物聯網領域中的一個重大風向標。
尤其是今年,以百度、騰訊、華為、小米這四大領域代表企業在物聯網領域的關鍵事件為例,來見證這非凡的一年,來見證這非凡的一年。
	
一、百度:技術融資,試試做耳機。
圖片來自網絡
從行業來看,百度業務系統中小度的權重比天貓精靈在阿里業務系統中的權重更重要。也是權重較高的小度數,2020年正式宣布完成自主融資,有一個更適合在科技創新板上市的硬核名字--小度科技。
2020年9月30日,百度宣布其智能生活集團(SLG)業務已完成獨立融資協議的簽署。據官方消息,本輪融資以百度資本和CPEStrategy為首,IDG資本次之。
此次融資后,小度科技的投資后估值約為200億元。但官方信息也特別提到,在融資完成后,百度仍然對小度科技擁有絕對控制權。
大公司的很多創新業務都是集團一步步孵化出來的,最后走向市場。這樣的操作在科技行業并不少見,比如京東數碼分公司,螞蟻金服。
百度集團副總裁兼智慧生活商業集團總經理郝靜在談到此次事件的小范圍影響時表示:融資估值要經過一系列的考慮,包括集團的初始投資,(產品)未來的市場增量,管理者的預期,以及投資者對公司的期望。
我覺得未來整個規模會大很多倍,現在真的只是第一步——資本結構的新變化。外部股東引入后,外部資本給了我們很多判斷和視角,我們共同探討如何擴大這個市場。
自主融資后,小度科技發布了第一個策略——“一屋一屏”。但相比這種策略,業內更關注小度科技發布的199元智能耳機。對于第一次做智能耳機的小度科技來說,今年面臨很多挑戰。
一方面,小度智能耳機意外獲得高度關注,以至于產品發布后遇到產能跟不上銷量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玩卡”、“不夠聰明”等問題,新產品被許多用戶吐槽,這些用戶的反饋成為了下一代產品升級中值得關注的方向。
另外,2020年是小度科技強調AI助手“破圈”的一年,是小度科技在AI助手商業模式上的又一次嘗試。與此同時,阿里和京東也在做同樣的嘗試。
	
二、騰訊:物聯網平臺將繼續升級,騰訊的企業版將于今年發布。
圖片來自網絡
2019年,騰訊用一年時間完成了物聯網領域全套基礎設施的公開部署,包括物聯網平臺、邊緣計算平臺、物聯網操作系統。
2020年騰訊還在繼續小步跑,繼續完善物聯網平臺的架構。在2020年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云正式宣布全面升級物聯網平臺產品。
騰訊云物聯網平臺通過整合微信支付、微保險、微公眾、騰訊健康、QQ音樂、騰訊云等資源和能力,構建基于騰訊整體生態的物聯網平臺服務,開始消費、教育、政務等領域的產業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2020年再次升級了品牌,并向外國官員宣布明年將發布企業版。在今年的騰訊云物聯網生態峰會上,騰訊還發布了一款名為云兔的物聯網卡。
據騰訊官方介紹,云兔物聯網卡兼容普通手機卡,SDK用于控制狀態、感知、判斷網絡質量。 設備組網是通過備份三大運營商的網絡,從三大運營商中選擇最佳網絡來實現的。
根據騰訊云的測試數據,通過云兔進行網絡優化連接的可靠性達到99.999%。在物聯網的軌道上,騰訊繼續小步跑,連接消費物聯網領域的微信生態系統,打造自己獨特的物聯網地圖。
	
三、華為:鴻蒙OS2.0發布,全屋智能升級!
圖片來自網絡
2020年,華為已經站在風口浪尖,尤其是智能手機業務市場份額下滑,11月官宣出售的榮耀,更是引起了業界的關注。還有各種因素使然,華為在物聯網,特別是智能硬件,智能家居領域開始加碼,發力。
華為鴻蒙系統首先升級到2.0版本。雖然去年12月16日華為正式向開發者發布了鴻蒙OS2.0手機測試版,但實際上鴻蒙OS在華為物聯網生態中的價值更值得關注。在此之前,華為消費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曾表示,鴻蒙OS是為IoT設計的,基于鴻蒙OS的IoT市場的發展空間足夠支撐十多家像華為這樣規模的大公司。
根據華為官方信息,2020年已經有美的、九陽、老板電器、海雀科技等品牌設備搭載鴻蒙操作系統,華為預計將在2021年覆蓋40+主流品牌,實現超過1億設備的搭載。就智能硬件而言,華為今年推出了多款智慧屏產品,包括高端產品智慧屏X系列、性價比更高的智慧屏S系列(售價3299元起),以及企業首款智能屏、車載智能屏。
另外,華為還不斷推出基于自身通信基因的物聯網標準協議,包括OLA聯盟,重構家庭總線——PLC-IoT家庭總線。在智能家居方面,華為前不久特別 以“全屋智能與智慧屏”為主題,舉辦了一次年終發布會,會上,余承東透露,華為已開始與房地產、家裝等企業合作,推出全屋智能解決方案。
華為的全屋智能系統將于明年三月正式面世,我們的目標是把全屋智能系統帶到每個智能家庭中。
	
四、小米:物聯網操作系統問世,智能工廠全面啟動。
圖片來自網絡
對于小米來說,智能家庭就像智能手機對于蘋果來說一樣。因此,回首2020年小米針對物聯網的布局,特別是針對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不管是企業架構的調整,還是產品、技術的發布,都是不勝枚舉。
就企業結構的調整而言,小米在今年先后成立了可穿戴事業部,軟件和體驗部,業務中臺部,整合了互聯網業務部;從產品發布的角度來看,小米推出了透明電視,MACEMicro升級為“智能助手”5.0。
然而,小米今年面向物聯網領域的戰略部署最值得關注的應該是以下兩個方面:Vela發布了物聯網操作系統,智能工廠的啟動。小米今年在MIDC2020發布會上正式宣布了物聯網操作系統Vela,這是一個基于開源嵌入式操作系統NuttX開發的物聯網軟件平臺。
簡而言之,小米Vela的對標對象是阿里的AliOS,華為的LiteOS(后并入鴻蒙OS),騰訊的TencentOStiny(TencentOStiny)等物聯網操作系統,也是小米在物聯網時代大規模會戰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產品。
根據小米官方介紹,小米Vela系統 已經開始支持小米IoT模塊,并且正在開發用于智能音箱、運動手環/手表等應用的軟件框架和組件,正逐步在其他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設備上投入使用。而小米的智能工廠則是小米模式“互聯網+制造”的全新產物。
根據官方介紹,小米智能工廠除貼片機外,其余大部分生產設備均采用小米自研設備;前期工廠除上下料全部實現智能化,一期自動化率達63%,到年底完成整機裝配和包裝環節優化后,自動化率提高到75%。
在MIDC2020計劃中,小米智能工廠的三年規劃和整體規劃圖也將完成。2018年,進行自動化建設,用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自動化建設;到2020年,實現網絡建設、數據采集和網絡應用的全面網絡化;
2021年,進行智能化建設,以數據和知識為基礎進行智能決策。這一次,小米鯰魚游進制造業。
 
		 omni@aiotomni.com
omni@aiotomni.com 18100280517
18100280517


 
  
 首頁
首頁 特斯聯副總裁謝超:智慧社區未來一定是智慧城市的核心節點
特斯聯副總裁謝超:智慧社區未來一定是智慧城市的核心節點                     你可能也喜歡
            你可能也喜歡
                     
                                
 
                                 
                                 
                                 
                                 
                                 
		 
		
